成功 Success > 職涯發展
feature picture
shutterstock

強化 8 種能力,工作才不會被搶走!AI 時代下你要有的競爭力

2017-12-04 整理‧撰文 高士閔
分享
收藏
已完成
已取消

(本文出自《經理人月刊》2017年12月號:未來經理人 8 種關鍵能力

去年,韓國棋王李世乭敗於人工智慧(AI,Artificial Intelligence)AlphaGo,開啟大眾對於自己的工作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的憂慮。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2017 年調查 4100 名美國人對此看法,超過 7 成的受調者擔心電腦將會搶走自己的飯碗。

事實上,擔心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有些工作必定會被電腦取代。麥肯錫公司(Mckinsey & Company)研究 7 項知識工作者領域(工程師、科學家、教師、分析師等)後,預見 2025 年,將會有 1.1 億至 1.4 億的全職人員被取代。

然而,難道人類創造人工智慧對工作者來說只有威脅,沒有助益嗎?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曾說:「AI 幫我們做重複性工作、釋放我們去做更多該做的事。」以下列出 8 種工作者需強化的技能,幫助大家在未來做出更有價值的工作抉擇。

1. 判斷哪些數據最有用,協助電腦發揮最大效益

《下一個工作在這裡!》指出,未來需要的人才,是兼具業務與技術腦袋的人。比方說,在設計資訊系統初期,他們知道哪些數據對業務有益,就設計出能得到這些數據的系統;系統開始執行後,他們也會觀察電腦做出的決策是否優良,並隨之更新與改進。這種人才最能幫助電腦發揮最大功效。

北美最大卡車運輸、物流供應業者施奈德國家公司(Schneider National Inc.),每天要運送快 2 萬輛車次的貨物。為了妥善管理,他們很早就引入自動化系統。由於「系統的數據品質」「司機何時能出勤」「貨櫃集散站壅塞狀況」等地方的數據往往與真實情況有出入,且電腦無法判別,所以原本負責規畫司機排班的管理者崔維斯.托倫斯(Travis Torrance)每天早上查看完電腦規畫的排班表後,接著檢查數據來源是否優良,再看一下司機到班的時間會不會拖到出車時間,以及集散地是否擁擠等,諸如此類的檢查與調配是電腦做不到的事,自然是人能勝出之處。

2. 強化人獨有的「非認知」能力

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,在於認知理解能力,而人與機器最大的差別就在於「非認知」能力。

《發現 7 種 IQ》作者霍華德.嘉納(Howard Gardner)說,包括智商在內,人總共有 8 種智能形式,像是人際智能、內省智能等,這些都是電腦無法做到的「非認知」技能。好比說,電腦比人擁有更多的資訊,傳授知識的老師可能會被電腦取代。但是,老師在引導、關懷、啟發學生這方面的工作,是電腦無法勝任的。所以在未來,善於發揮「非認知」能力的人,絕對不會被淘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密西根大學研究指出,與 20、30 年前相比,目前大學生同理心水準下降 40%,倘若人類不提升電腦沒有的軟實力,恐怕真的很難有立足之地。

3. 學程式語言,增強思考能力

美國前副總統艾爾.高爾(Al Gore)說:「在這個時代想成功,具有程式設計的能力是很關鍵的。」他的意思不是要大家變成下一個 Facebook 的創造者,或是要拿程式能力找工作,而是對正在發生事物背後的原因,要有著基本的理解。

舉例來說,執行長不需要寫程式,但如果他懂程式,才能理解程式訊息,這不論在考量風險或營運決策上都有益處。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也說:「學習程式語言,將幫助你思考更好。」

程式語言有非常多種,學習者可以從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下手。比如說,對自己公司網頁常常出狀況而感到不滿的工作者,可以選擇 JavaScript,幾乎所有跟網站有關的工作都會運用到這種語言。同時,網路上有許多學習資源,例如,史丹佛大學就與 Coursera 以及 Udacity 等網路學習平台合作,提供許多課程。所以,只要具備足夠動機,學會程式語言絕對不是問題。

4. 跨文化溝通力:完成組織任務的最重要技能

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指出,印度在網路普及後,預計在 2025 年為世界帶來 5500 億至 1 兆美元的經濟成長。而全球尚有 50% 人口沒有網路,這些人多半在中東、非洲等地。日本豐田車廠為了強化它在這些地區的競爭力,2017 年海外徵才人數,相較前幾年成長 5 倍。而為了讓不同文化的團隊成員能順利共識,跨文化溝通能力是首要徵才條件。

此外,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(University of Michigan)經濟學教授斯科特.佩奇(Scott Page)研究指出,創新取決於集體差異,因此多樣性將成為組織未來 10 年的核心競爭力。未來,跨文化組織會更多,能夠看懂、聽懂和理解對方的肢體語言、弦外之音,避免觸犯對方的禁忌或做出會讓對方會錯意的言行,將變成所有工作者的重要技能。換句話說,提升辨識不同文化的價值觀的跨文化溝通力,有利於創造更有價值的事業。

5. 工作流程的規畫非人不可,機器人負責執行

當許多人憂慮工作將會被 AI 取代時,卻忽略工作本身是由人所提供的。 也就是說,機器人想工作,只能被動地等人分派任務。工作安排需要具備系統性思考,將與工作有關的每個環節串連在一起運作,還要具有處理突發狀況的應變力,而這件事只有人做得到。《下一個工作在這裡!》提及,電腦並不擅長綜觀全局,負責設計工作流程的人不受 AI 的威脅。

AI 人工智慧進入職場,工作流程的決策主要在 3 面向:辨識與評估哪些職務由機器來執行會更好、決定引入機器後,機器人和人類工作者的任務該如何分配、如何安排被電腦替代的人力。

以美國第二大個人險種業務保險公司好事達保險(Allstate)為例,個人業務主管為引進自動化核保,重新設計工作流程。原本核保團隊負責3項工作:個別核保決定、綜合風險組合管理,以及與業務人員溝通核保結果。引入自動化系統後,核保團隊依照原本工作拆分成3個團隊,個別核保由機器人負責;原本核保團隊中,善於跟業務員溝通的人,工作則變成協助業務員理解電腦核保的結果;原先團隊中,核保經驗最豐富的工作者,則變成核保機器人的主管,負責管理與監督電腦工作成效,和處理最複雜的案子。而缺乏上述兩個技能者,則是被辭退。

6. 企業最搶手人才:開發軟體的創造者

科技發展至今,許多我們以為是製造硬體的公司,像是飛機、汽車、工業機械等產業,其實內部軟體工程師比硬體工程師還要多。這是因為,絕大部分的硬體都需要仰賴軟體來驅動。

舉例來說,無人駕駛汽車是利用感測器,訊號處理、電腦運送等技術,根據所獲得的道路、車輛位置等數據,來擬人駕駛。然而,接到數據後,該怎麼反應,像是其他車子與自己的位置接近,或是辨識到紅燈會自動停止,這些設定都需要仰賴軟體開發者所設計的演算法。

所以,這些能持續開發出更新認知科技解決方案,供全世界工作者使用的軟體開發人員,也不會失業。

7. 投入自動化價值低的領域

位於印度東北部的米佐蘭村(Mizoram),每 48 年就會出現大群老鼠吃光當地農作物,造成重大經濟損失。雖然長期觀察下,統整出一些原因,像周圍植物開花,但長達 48 年的周期,讓真正原因難以釐清。2006 年鼠患再度發生,為了短時間內找出原因,《國家地理頻道》只能找上專精研究老鼠的動物學家肯.艾普林(Ken Aplin),最終發現果實才是主因。

像艾普林這類專家,在一個領域無人能出其右,就是所謂的「專精者」。事實上,艾普林的工作可以被自動化,不過相對投入自動化需要花費的成本,投資報酬率太低,所以不會有人想花錢與心力研發。加上該專業每隔 48 年才派上用場,花錢投資自動化設備,不如直接聘用專業人才。

由此可見,成為一個小領域的專家,即便該領域現在看來不普及,但可以肯定的是,不會有人花錢投入自動化來取代你的專業。

8. 擁有成長心態職涯才走得長

《心態致勝》作者、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心理學教授卡蘿 ‧ 杜維克(Carol Dweck)將人的心態分為兩種,一種是定型心態,指將成功歸功於天賦。另一種則是成長心態,將成功歸功於努力。而未來,人人都更需要擁有成長心態。

原因很簡單,隨著新舊科技替代速度愈發迅速,可能某個科技你尚未掌握,下一個就跑出來了。如果抱有定型心態,聽到別人的建議,就認為對方在糾正、是對自己天賦的質疑,很容易故步自封,放棄學習。反之,有成長心態的人,會將他人的建議當作改變的機會,能活到老學到老,在職場上的生存機率自然比定型心態的人大。

相關文章
成功 Success > 終身學習
feature picture
經理人

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課:一張圖,帶你完成目標與夢想!2025 新年願望不再空談

2025-03-2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
分享
收藏
已完成
已取消

當我們踏入新的一年時,總是充滿希望與期待。許多人都會在年初為自己設立新年目標,例如要提升健康、獲得晉升、學習一門新技能、甚至開啟新事業。但實際上,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某個時刻,發現這些目標在年中或年底時,被拋在腦後。

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?答案很簡單:方向和方法錯了。許多時候,我們不是缺乏上進心,而是用錯了策略,導致目標無法落地,成為「空談」。

《經理人》推出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,借助「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」,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,讓大方向更明確、路徑更清晰,真正落實標管理,在新的一年達成你的願望!

延伸閱讀:寫下你的 2025 夢想清單!用原子習慣打造 365 天微小進步,一年後實現理想生活

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?九宮格思考法怎麼用?

「曼陀羅思考法」是一種幫助我們設定和細化目標的視覺化方法。這個方法最早源自佛教中的「曼陀羅圖譜」,它是一種幫助修行者專注和冥想的工具。在現代,曼陀羅被發展成一種系統化的思考框架,特別受到日本商業界、體育界的歡迎,被用來幫助人們釐清思路和制定計劃。

這種方法的基礎結構是一個 3x3 的九宮格。最中心的一格是「核心目標」,而外圍的 8 個格子,則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 8 個關鍵要素。

一流運動員都在用!揭密大谷翔平的曼陀羅

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方法,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成功案例 —— 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。

大谷翔平是職棒大聯盟知名的「二刀流」選手,同時擔任投手和打者,成就斐然。但你知道嗎?早在他高中時期,他就已經利用「曼陀羅思考法」為自己設定目標。

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
圖片來源/Shohei Ohtani | 大谷翔平

大谷翔平的中心目標是「成為 8 大球團第一指名的新人」。為了實現這個夢想,大谷翔平在九宮格的外圍填入了 8 個小目標,包括:控球、球速、變化球、體能訓練、心理素質、品德、戰術理解以及運氣等元素。他深信,這些環節的共同提升,才能讓他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棒球選手。

大谷翔平的九宮格.jpg
經理人獨家開發的「理想生活實踐模版」以大谷翔平、楊勇緯的蔓陀蘿九宮格為例,搭配 AI 目標規劃師,帶領讀者撰寫自己的夢想九宮格。
經理人

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中,《經理人》總編輯齊立文,將以大谷翔平、台灣金牌柔道國手楊勇緯為例,帶你一步步深入解析一流運動員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,幫助他們達成目標,做出非凡的成就。
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經理人

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?兩種展開方式

曼陀羅思考法的精妙之處,在於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,可以用兩種主要方式來進行:

放射型九宮格思考法:想到什麼寫什麼

這是一種水平發散的思考方式,適合用來設定長遠的職涯目標或人生規劃。它的原則是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」,不設順序,從多角度來豐富你的計劃。例如,你可以從技能提升、時間管理、人脈拓展等多個面向同時思考,讓計劃的每個部分更全面。

螺旋型九宮格思考法:從單一問題點下手改善

垂直深入的思考方式,適合用來「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細化」。你可以從最中間的核心目標出發,依次探討實現它的每個步驟。例如,在「準備工作面試」這個目標下,可以展開「研究公司背景」、「撰寫簡歷」、「練習面試問答」等行動細節,讓你清楚看到每一步驟之間的邏輯關聯,避免遺漏。

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,帶你繪製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

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中,將帶領你繪製專屬於自己的夢想九宮格,並透過獨家開發的「理想生活實踐模版」,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、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三大核心功能,與 AI 目標規劃師,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,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,再透過持續執行,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。

在設定九宮格時,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還是過於籠統,或是很難找到具體的執行方案,那麼我們可以借助「未來 4 象限」這個工具來幫助你。這個方法將目標區分為 4 個象限,透過這 4 個象限,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檢視並完善目標,讓它更全面、更有意義。

  • 有形・自己:如收入、職位、健康數據等。
  • 無形・自己:如自信心、學習成就感、心理韌性等。
  • 有形・社會及他人:如公司業績提升、捐款額度等。
  • 無形・社會及他人:如帶給團隊的啟發、對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等。
大谷翔平曼陀羅思考法4 (1)
陳姿伶製圖

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的第一部分,將透過曼陀羅思考法,帶你初步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夢想,拆解成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。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就是釐清方向,而第二步則是確保這個方向能夠被細化和執行。
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經理人

接下來,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的第二部分、第三部分,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,並透過原子習慣的科學化系統養成方式,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行動習慣,發揮好習慣的複利效應。
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經理人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《經理人》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。
經理人

跟著《經理人》的「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」線上課,與獨家開發的「理想生活實踐模版」AI 筆記工具,一天進步 1%,一年強大 37 倍!成就更好的自己,真正迎來充滿改變與契機的 2025!

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,編輯:林柏源

相關文章
會員專區

使用會員功能前,請先登入

  •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,一次提升領導力
  •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、名人金句抽籤
  • 收藏文章、追蹤作者,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
  • 定向學習!20 大關鍵字,開放自選、訂閱
  • 解鎖下載專區!10+ 會員專刊一次載
追蹤我們